怎么买同业存单?老司机聊聊这门“技术活”

金融服务 (3) 8小时前

怎么买同业存单?老司机聊聊这门“技术活”_https://wap.langutaoci.com_金融服务_第1张

“怎么买同业存单?”这个问题,说起来简单,但真要做起来,门道可不少。尤其对于一些刚入行的朋友,可能觉得就是找个渠道,付钱买就完了,哪有那么复杂。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,结果撞了不少墙,才慢慢摸清了里面的路数。

先说点题外话:为啥有人关心同业存单?

得先明白,同业存单这东西,不是普通老百姓随便就能买的。它本质上是银行发行的短期融资工具,门槛不低,一般是针对机构投资者,比如基金公司、保险公司、信托公司,当然,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也会参与。

为啥会有这么多人盯着它?主要还是因为相对安全,收益比一般的存款高一些,而且期限灵活,短期内能找到一个靠谱的现金管理工具,同时又能比活期账户赚点钱,何乐而不为?尤其是在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时候,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会上去,对投资者来说吸引力就更大了。

当然,里面也有风险,虽然号称低风险,但也不能完全忽视。银行的信用风险,虽然概率极低,但也不是绝对没有。还有就是流动性风险,有些票据可能不容易在二级市场找到买家,尤其是那些规模不大、期限 odd 的。

正经事儿:怎么才能买到?

想买同业存单,主要有这么几条路:

1. 直接找银行

这是最直接的方式,也是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的。如果你是一家机构,可以直接联系你合作的银行,比如你公司在哪个银行有存款账户,或者有授信额度,就可以问问他们的交易部门,看看有没有同业存单可以买。

这种方式的好处是,沟通比较直接,而且如果是你常打交道的银行,对方可能也会给你一些相对优惠的利率,或者在额度方面稍微照顾一下。不过,也不是说你去了银行,人家就会随时卖给你,还得看当时银行的资金状况和发行计划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公司想赶紧买一批同业存单,就直接去了关系比较好的那家银行。结果银行那边说,当天的额度已经卖完了,或者说,他们自己需要留着一部分资金,所以能放出来的票据不多。这时候,你就得懂得去跟他们沟通,问问什么时候会有新的发行,或者能不能排队。

2. 通过券商或基金公司

这应该是目前最主流,也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。很多券商的固定收益部门,或者一些大型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、债券基金,都会涉及同业存单的投资和交易。你可以联系这些机构的客户经理,告诉他们你的需求。

他们会根据你的资金量、想要的期限、预期收益率,帮你对接市场上正在发行的或者可以转让的同业存单。他们作为中间商,手里掌握的信息会更多,能帮你找到更合适的交易对手。而且,他们还有专业的交易团队,能帮你处理很多繁琐的交易细节。

我经常打交道的几家券商,都有专门的同业存单交易平台或者专门的团队。他们会定期给你发一些发行信息,上面写清楚了票据的发行主体(也就是银行)、金额、票面利率、到期日等等。你觉得合适的,跟他们说一声,他们就能帮你锁定,然后走流程。

有一次,我们发现一家地方性小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利率特别高,但我们自己去问,人家说只对大客户开放,或者额度非常有限。这时候,通过券商就管用了,他们可能跟这家银行关系好,或者他们有自己的批量采购额度,就能帮我们拿到一部分。

3. 债券交易平台

一些电子化的债券交易平台,比如上海清算所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等,也提供了同业存单的交易。这些平台信息公开透明,交易规则也比较规范。

但是,你要想直接在这些平台上参与交易,门槛也比较高,通常需要你本身就是一家合格的机构投资者,并且有自己的交易席位。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或者个人来说,直接通过这些平台操作,难度很大,而且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系统支持。

我偶尔会关注这些平台上的交易数据,看看市场整体的利率水平和活跃度。但从实操角度讲,直接去那里买,对我们公司而言,不如通过券商方便。

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“小插曲”

聊了怎么买,还得说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,免得大家措手不及。

关于利率的博弈

同业存单的利率是浮动的,每天都在变。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前后,或者央行有货币政策信号释放的时候,利率波动会比较明显。你要想买到性价比高的,就得盯紧市场,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来决定出手时机。

有时候,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:今天看到的利率觉得还行,但过两天发现利率又涨上去了,而我们之前错过了。或者反过来,觉得利率很高,想等等看能不能再涨点,结果市场风向一变,利率反而跌了。这就是一个不断观察和决策的过程。

发行主体的选择

买同业存单,选择发行银行很重要。我们肯定优先选择那些规模大、信用评级高的大银行,比如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。这些银行的风险相对较低,流动性也更好。

但有时候,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为了吸收资金,会发行利率更高的同业存单。这时候,你就得自己做判断了。这家银行的经营状况怎么样?风险控制能力如何?如果实在不放心,宁可放弃高一点的收益,选择更稳妥的。

我们公司内部有个风险管理部门,每次买同业存单之前,都会对发行银行进行一个简单的尽职调查,看看最新的财报,了解一下他们的监管评级,以及有没有什么负面新闻。

到期兑付的确认

虽然同业存单到期兑付是银行的责任,但作为一个投资者,最好还是确认一下。尤其是通过一些不太熟悉的渠道购买时,更要留心。

我们通常会在购买后,通过银行的官方渠道或者其他可信的信息源,再次确认这笔同业存单的相关信息,包括票据的存续情况,以及到期兑付的安排。虽然很少出问题,但多一重确认,总是让人更安心。

一些经验和建议

总的来说,买同业存单,关键在于“找对渠道”和“找准时机”。

1. 资金量和需求明确。 先想清楚你要买多少钱的,多久的,对收益率有什么样的预期。

2. 选择靠谱的交易对手。 无论是银行还是券商,都要找信誉好、服务专业的。

3. 勤于观察市场。 关注货币政策、市场资金面,以及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走势。

4. 做好风险评估。 尤其是在选择发行主体时,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。

我个人感觉,对于大多数想配置同业存单的机构来说,通过专业的券商进行交易,是目前比较平衡的选择,既能拿到相对不错的收益,又能保证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。当然,如果你是银行内部人士,或者有直接参与银行间市场的渠道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