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轩高科的电池怎么样,看实际应用就知道

债券基金 (2) 2小时前

国轩高科的电池怎么样,看实际应用就知道_https://wap.langutaoci.com_债券基金_第1张

聊到国轩高科的电池怎么样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去查查它又出了什么新材料、新产品。说实话,作为业内做电池的,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。毕竟,实验室的数据再漂亮,也得经得起市场的考验,尤其是我们这些要把它装到车上,甚至放到电网里去跑的。

材料体系与能量密度:初步印象

国轩高科早期确实是以磷酸铁锂(LFP)起家,这东西稳定性好,成本相对低,用在对续航要求不那么极致的车型上,还有一些储能领域,是很不错的选择。我记得几年前,我们确实也考虑过用他们的一些LFP产品,当时对标的是一些国内主力的电动自行车和低速电动车。它们的能量密度在当时算中规中矩,但安全性方面,确实是没得说,这在我们做集成的时候,能省不少事,毕竟电池包的安全设计,有时候比能量密度本身更让人头疼。

后来,随着技术发展,大家都在卷能量密度,国轩高科也陆续推出了三元锂、锰酸锂,特别是他们后来重点发展的锰酸锂体系,我个人是比较关注的。锰酸锂的优势在于成本更低,安全性也不错,虽然能量密度上可能比不过顶尖的三元材料,但在追求性价比的细分市场,比如一些混动车型或者对续航要求是“够用就好”的电动车,还是很有潜力的。我们内部评估过一次,想把它用在一个轻混系统里,主要是看中它的快充性能和成本优势。

当然,材料是一方面,具体到电芯的设计、制造工艺,还有管理系统,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电池的性能。国轩高科在这方面,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,从早期模仿学习,到后来自己研发,特别是他们对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投入,还是比较大的。我接触过他们的工程师,他们对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,特别是极片涂布、卷绕的精度,看得非常重。这点,我倒是挺认同的,因为很多电池的早期失效,往往就出在这些细微的工艺环节上。

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表现

说实话,很少有电池能做到完美无缺。我们实际操作中,也遇到过一些问题。比如,有一次我们为一个项目批量采购他们的LFP电芯,在极端低温环境下,能量衰减比我们预期得要快一些。当然,这可能也和我们项目对电池包的温控设计本身有一定关系,毕竟北方冬季的零下二三十度,对任何锂电池都是严峻的考验。事后和国轩的工程师沟通,他们也承认在低温性能优化上,还有提升空间,并且也在积极研发相关的解决方案。

还有一点,就是不同批次之间的一致性。虽然他们号称生产工艺先进,但毕竟是大规模生产,偶尔出现一些微小的差异是难免的。我们碰上过几次,新的一批电芯,在首次循环或者容量上,会比上一批略有偏差。这种小偏差,如果量级不大,我们通过BMS(电池管理系统)的均衡和匹配,还是可以补偿的。但如果偏差大了,就会影响到整个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,这对于我们这些电池系统集成商来说,就非常麻烦了。

不过,总体来说,国轩高科电池的性价比还是比较突出的。尤其是在储能领域,他们的LFP电池包,因为价格相对有优势,而且安全性好,生命周期也比较长,所以在中国国内储能市场,尤其是电网侧和工商业储能,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我们也有一些储能项目,在考虑成本和可靠性的时候,国轩高科是绕不开的选项。他们的产品,虽然不一定是最顶尖的那个,但总的来说,是稳定可靠,且价格合理的。

技术迭代与未来展望

这两年,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也开始发力了。固态电池是未来的趋势,虽然目前还处于早期研发和产业化初期,但他们的投入,说明了公司对技术前沿的把握。如果他们的固态电池能成功实现商业化,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。而钠离子电池,因为成本极低,且原材料不受限制,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,比如一些电动自行车、低速车,或者一些备用电源,甚至一些大型储能设备,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。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他们的钠离子电池进展,如果性能和成本能达到预期,我们肯定会考虑集成到我们的新产品里。

总的来说,问国轩高科的电池怎么样,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下结论。要看具体用在什么场景,要求是什么。如果是追求极致的能量密度和高性能,可能还有比他们更尖端的选择。但如果考虑到成本、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在国内市场的配套能力,国轩高科的产品,特别是LFP体系,以及正在发展的锰酸锂和钠离子电池,都是非常值得考虑的。作为业内人士,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,他们能持续在技术上突破,并且在生产制造环节做到极致的稳定和一致,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