钯金为何“涨”不动?一个资深交易员的观察与思考

今日财经 (1) 4小时前

钯金为何“涨”不动?一个资深交易员的观察与思考_https://wap.langutaoci.com_今日财经_第1张

常有人问,都说钯金稀有,怎么近一年来价格好像一直没起色?这问题,我听得太多了。表面上看,稀有度、工业需求,这些都指向钯金该涨,但实际市场反应,总有那么点“差强人意”。今天就跟大伙儿聊聊,我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,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。

供需基本面的“迷思”

大家都知道,汽车催化剂是钯金最大的消费领域,尤其是汽油车。欧洲、北美这几年对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,理论上应该拉动钯金需求。我记得几年前,那会儿钯金价格简直是坐火箭,一飞冲天,好多客户都冲着这个来的。那时候,谁要是还守着几年前的低价,那就是错失了一个亿。那时候的逻辑很简单,就是因为环保法规收紧,汽车制造就得用更多钯金。确实,那阵子国内外的汽车厂,都在拼命囤钯金,供应本来就紧张,价格自然就上去了。

但是,近一两年风向变了。电动汽车的普及,确实对传统燃油车的出货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虽然说,目前大部分电动车还不需要用到钯金(主要是电池和电机),但市场预期先行,一旦大家觉得燃油车要被淘汰,那对钯金的需求增长就有了上限。再说了,新能源汽车的电池,那玩意儿用的是锂、钴、镍,跟钯金是八竿子打不着。这种此消彼长的逻辑,市场是看得见的。

而且,汽车行业也不是铁板一块。我们也在跟一些 Tier 1 的供应商聊,他们也在研究如何降低催化剂中钯金的用量,或者寻找替代品。哪怕是小幅度的替代,积少成多,对整个钯金的消费量也可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。我有时候去工厂,看到他们新的生产线,会下意识地关注一下材料构成,这个习惯,吃了不止一次亏,但也看到了很多机会。

宏观经济与替代品的“双重夹击”

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,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,尤其是主要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放缓,自然会抑制钯金的需求。去年,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国家经济数据不太好看,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就打折扣,这传递到上游,对钯金的需求自然就弱了。

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,就是替代品的出现,或者说“技术进步”。铂金,一直是钯金的“近亲”,在某些催化剂应用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。当钯金价格过高的时候,很多制造商就会加大对铂金的使用,哪怕需要一些技术调整。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做汽车零配件的朋友,他们就有过这样的尝试,虽然过程不那么顺利,但一旦技术突破,或者说成本优势明显,这种替代就会加速。

还有就是,钯金本身也有它的“使用上限”。哪怕是最好的催化剂,它能装多少,是有定量的。不是说需求来了,就能无限增加用量。不像某些工业原材料,可能用多少都能加进去。这个“物理限制”,加上经济增长的“天花板”,就让钯金的价格很难像过去那样,一路狂飙。

库存与持仓的“情绪博弈”

除了基本面,市场情绪和库存变化也是影响钯金价格的重要因素。很多时候,大家都在盯着那些大型矿业公司的产量,或者主要消费国的库存报告。但我发现,一些非公开的渠道,或者是一些小型的、分散的库存,对市场的影响也很大。

举个例子,我曾在一个行业会议上,跟一位来自东欧的经销商聊过。他提到,他们当地有一些不知名的交易商,囤积了相当数量的钯金。这些钯金并没有进入公开的交易系统,但一旦有人需要,他们就会放出来,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市场的“恐慌性上涨”或者“惜售”。这种“暗流涌动”的库存,我们普通投资者很难捕捉到,但它确实存在。

而且,期货市场上的持仓变化,也很有意思。过去,基金经理们为了对冲风险或者博取收益,会重仓钯金。但现在,如果大家对未来的需求预期不高,或者说认为价格已经到了顶部,那自然就会减仓,甚至做空。这种持仓行为的转变,往往会比基本面变化更早地影响到价格。我自己在做策略分析的时候,会密切关注这些持仓报告,有时候一些微小的变化,可能预示着大趋势的改变。

“硬资产”属性的挑战

钯金,毕竟也是贵金属,它也有一定的“硬资产”属性,大家会在不确定时期买入它来保值。但是,现在全球经济环境下,大家对“保值”的定义可能也在变化。比如,黄金的避险属性更强,美元的流动性更好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,大家可能更倾向于持有现金或者美国国债,而不是钯金。

我记得有一段时间,我们团队在分析不同贵金属的表现。黄金一直相对稳定,甚至在一些动荡时期还表现出色。但钯金,一旦遇到工业需求不及预期,或者说替代品技术突破的消息,价格就容易出现大幅回落。这种“不稳定”,让它作为“硬资产”的吸引力,相对来说就打了一些折扣。

大家可能会想,那是不是钯金的“收藏价值”也受影响?确实,作为一种稀有金属,它的确有收藏价值。但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工业交易和投资,收藏属性对我们来说,只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考量。更重要的还是它在工业上的应用,以及由此产生的供需关系。

未来展望:审慎乐观还是理性看待?

那么,钯金未来还会涨吗?这个问题,我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。我的经验告诉我,市场永远在变化。汽车行业在转型,技术也在进步,宏观经济也是周期性的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过去几年的逻辑来套用现在和未来。

我个人会更倾向于一种“审慎乐观”。一方面,钯金的稀有性还在,且短期内,燃油车保有量依然庞大,催化剂需求不会一夜消失。另一方面,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到某个阶段,比如氢燃料电池汽车普及,那么对钯金的需求又会增加。还有,一些其他高科技领域,比如电子产品,也有用到钯金,这些新兴需求有没有潜力,也值得观察。

但是,我也会强调“理性看待”。不能因为曾经有过辉煌,就忽视了现在面临的挑战。在我们的交易策略中,我们会设定严格的止损点,不会盲目追涨。而且,对于钯金的投资,我会更看重它在整个资产配置中的比例,不会押注过大。毕竟,市场就像大海,有时候风平浪静,有时候波涛汹涌,我们能做的,就是根据天气,调整好船帆。

下一篇

已是最新文章